yizi_p.GIF (21233 bytes)

     刘艺子    1963年生,河北饶阳人,自幼随父习画,81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艺学校,曾主攻国画、连环画的创作,后又师从其父有冀派一怪”之誉的著名内画家刘子艺改习内画,1988年获河北省内画大赛山水、人物二项金龙奖,1989年获华北五省市工艺品博览会二等奖,1994 年新加坡举办“刘子艺、刘艺子父子内画作品展”,1996年于北京举办“新内画艺术展示”,1998年于石家庄举办“艺子内画工作室新作展”。作品曾多次被国内外书籍、报刊发表与介绍,现为国际鼻烟壶协会会员,中国内画艺术研究会会员。

艺子生长在北方

艺子内画艺术创作的研习、溶合、探索阶段

风格初成 “重返家园”

 

    中国的内画发始于料器玻璃鼻烟壶的出现。后经发展逐渐形成了目前带有产业化特征的不同流派,各领风骚并呈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包括京派、鲁派和冀派,内画所具有的产业化特征和特有的商品属性,招致从业人员的队伍迅速膨胀、扩大在这三大流派中以冀派的发展最盛。一时间把个内画界搅动得沸沸扬扬,霎时变的热闹起来。

    面对这样一种繁荣景象,我们应该注意到它背后潜藏着的令人担忧的危机。不管现在人们如何把内画看作是艺术珍玩极力推崇,却始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内画是否可以摆脱它原有的依附性,抛开鼻烟壶自身因材质的局限面对人引发的错觉和误想,使其独立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而绝非工匠的手艺活计。

        内画能否成为艺术,探索的出路在哪里。带着这种种疑虑我们开始观注艺子的内画艺术实验。艺子所展求的图像转换方式以及由此引发出的挑战性心态,表明了他与内画旧有图像模式进行据理抗争的信心和勇气。这种具有革命性的反叛行为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们看到了艺子用心灵和情感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同时也找到了验证相关命题的详实史料。

    艺子生长在北方,这里的平原虽然呆板,但仍有浓浓的温情,在这方略显苦涩的土地上, 艺子由于父辈的薰陶和教化,在很早的时候就接受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并痴情专注于传统水墨画艺术。凭着一股执着精神,十四岁即考入一所省立美术专科学校,在三年的时间里, 艺子广收博取,画出了大量的水墨画和生活速写,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选定内画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对艺子来说既是天意也是机遇,或者应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在内画界接受过正规艺术院校教育的专业作者恐怕就只有艺子一个人,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想信艺子会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他的艺术追求。

    艺子注重学习传统,在研习内画之始也一样表现出这种努力吸收传统艺术精华的热情。内画区别于其它绘画艺术之处,是由于它的制作特点所决定的,缺少创造性是其突出的弊端。内容上也多是约定俗成的带有吉祥寓意的风俗画、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以及禽鸟走兽等。艺子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审视内画的发展,并在一开始就着意试图破除这样一种媚俗的不良风气。

    衡水是个小城,这里是冀派内画的创造之地。有这样“优越”的环境艺子并不满足。就目前面临的状况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等问题,艺子有他的见地,“内画应该是一种艺术创作”,“内画鼻烟壶已不再具有实用价值,那么内画本身就应该按艺术的发展规律来认识和对待”。我们应当理解艺子这种激奋炽烈的感叹,更应理解他为此付出的一切努力。十年前只有二十几岁的艺子虽然不断的呐喊,可要想扭转内画界的局面的确回天无术。但有一点,艺子相信用优秀的作品作来证明比什么都重要。十年之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了过来。“十年磨砺试剑锋”、的悲壮之中蕴含着“语不惊人死不体”的豪情。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所具备的个性特征,往往是和其自身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以及对艺术的理解紧密相联的。艺子享有这些优势,所以他的内画艺术演化过程就显得顺理成章,没有丝毫的做作和牵强附会。

    艺子在十几年间里所进行的内画艺术创作,走过了研习、溶合、探索几个阶段。这几阶段没有硬性地划分出不同时期就有的图像特征,因为这里面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探索主线。把它们联结起来就构成了艺子艺术实践的一条长链,在这条长链中,每一个环节相互间紧紧咬合,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延伸,从而真正达到了自然天成。

    1985年-1989年间的作品,艺子侧重于对传统水墨语言的理解和吸收,讲求笔墨情趣,明代的陈洪绶和清未“ 海上三任”尤其是任伯年对他都产生了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多写诗词画意的小品,线条讲求舒展、活泼,而墨色则酣畅淋漓。这些作品力避粗俗和甜赋但个性特点还不太明显。

    1990年-1992年是艺子思想意识产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他离开衡水这个冀派成长发展的摇蓝。来到了陌生的省城石家庄、并全身心地致力于内画艺术的变革。此时关注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涵。程式上打破了传统内画作品呆板重复的构图规律,注意加强了画面节奏的变化,通过采用更加丰富的制作技巧(包括吸收借鉴西洋画的色彩和造型)来渲染气氛,烘托出人我的感情世界。造型语言已趋于完善,并较多采用线面结合、墨色互补的方法,代表作品有“聊斋故事” “三国故事”等。

    在艺子实践的长链中,以1994年-1995年间的作品最具活力、最富挑战性,他将自己的情感溶合于作品的创作,赋予了作品一种内心深刻真实的精神力量。当众多的内画作者正襟危坐在祖宗留下的残局面前无所适从的时候,艺子则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力排众议拔棋前行了。

    本质上艺子不属于于那种以玩赏的心态来对待艺术的画家。平和的心境和与世无争的态度仿佛生来就是专待艺术的,好像其他的杂务也并不能困扰他的沉着。“我们相今画家作品表现呈现的结构、造型特征、色彩性格、运笔痕迹等等艺术形成之下,有一个真实的画家心灵世界,也即相信画家在画面上所留下的一切,只不过是他心灵世界的载体。”

    艺子喜欢读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也喜欢谈论“老庄哲学”和“佛学”甚至对一些热门的话题如“易经八卦”都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会常见他的书架上不时添加几本有关的新书。这虽不能去评说他对此所涉及的深度, 但至少可以相信这些道释文化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庄哲学体 系的基本命题,也是老庄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叙述。“道”被称为是万物存在的原则,因此这是超越于天地万物的,而作为天地万物之一的人是有可能依其内在的本质而达到超越的。应该说艺子是明了这些道理的。作为一个现实的艺术家不仅有了内在超越的准备而且也具备了外在超越的条件。这便是艺子的精神力是所在。“从人物画推进到山水画可以说为写自然造化找到了一个较充足的媒介”。艺子“觉悟到揭发生命的源泉、宇宙的奥秘,山水画比人物画是更好的媒介。”

    从1994年岁未到1995年初 ,艺子创作了一组定名为“无题系列”的内画作品。艺子第一次创造新图式就企图打破标题的文学性给识读作品所带来的局限 ,要留给观者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空间,如果把这组作品与中国儒释道思想体系互为参照 ,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子从对文字的综合体验开始到内心自省的行为规范、尔后再诉诸于画面形象的表现 ,并不是简单地阐释哲学问题,画面上所涌动的物象也绝非哲学思想的折射。艺术家关注的是艺术规律及其语言的操作 。面非哲学意义上的图解。无限的苍穹、不知名的植物和神秘的动物以及散游 、打坐的僧侣构成了一幅幅充满浪漫情调的图像,将观者带入梦幻般的意象世界听诉着那远古未知的故事 。“艺术家必须懂得如何让人们相信虚构中的真实 ”。这些经过筛选而有效组合的物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本体的眷恋和对人性回归的渴望。艺子喜欢有限的色彩如红 、黄、青、绿作为主调,运用趋向装饰化的造型语言,并与大面积的水墨晕染和随意皴点产生和谐统一的节奏韵律 ,至此,艺子已能运用尽可能完美的水墨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

    从艺心态的不同使艺子与其他一般的内画作者之间产生了距离, 这种距离包含着严肃的人生态度和对艺术真谛的理解。 在他远离名利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不去媚俗、不去简单地迎合市场, 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因为他始终相信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总会被社会承府和接受。1994年初春,他应邀前往新加坡举办了自己的内画作品展, 展出了他大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其规模之大在内画界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受到了当地众多收藏家的好评, 而且吸引了远在马来西亚的收藏家,了专程前往出席与争购作品,遂使其作品成为了收藏热点, 画展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但成功并没有窒息艺子的创作活力, 反而为他献身内画事业提供了条件,但他了同时意识到个体的努力很难改谈内画的整体陈旧现状, 于是他开始主办河北省内画艺术研习班,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与对内画的理解认识, 引导众多从事内画的青年人去改谈旧有的传统观念,共同为内画艺术的革新作出贡献。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 他们创造了大量内画新作,并先后于北京、石家庄举办了“新内画艺术展示”活动,又于96年在省群艺馆创办了“ 艺子内画工作室”专业性的研究机构。“任何一种构想和变革的愿望 ,如果没有一批真正的精品来证实,也只能是过眼烟云而已。”艺子的大量创意之作及培养的许多新人新作 ,标志着“新内画艺术”的诞生与确立,不仅为传统内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而且使内画摆脱“ 工匠”的误区从而迈向艺术的大门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所有这些正是艺子的内画艺术实践给予我们启示。

Welcome to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