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简介

    内画艺术原是一门出现较晚的鼻烟壶装饰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在透明的壶器内壁施彩绘画,而从外面欣赏。内画装饰较其他鼻烟壶装饰方法的出现要晚一个多世纪,但它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与鼻烟壶工艺巧妙地

合为一体,一经出现就异军突起,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以至在吸食鼻烟的习惯消失以后,内画逐步代替了其他的装饰方式,成为鼻烟壶装饰的主流,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一直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的青睐。内画把图案绘制在壶器内壁,反向施绘,正面观看,彩画图案不易脱落;其用笔用彩完全同于国画,而其绘制的方法却有所不同,其壶烟小仅盈寸,壶口更是纤纤仅容草茎,要想在指肚大小的内壁空间中,通过如此细小的瓶颈,反向作画,绘出诗情画意,人情世俗、诗词书法,无怪乎人们要颂之为“鬼斧神工”之艺!

内画的材质

    内画材质必须透明,所以历来以玻璃为主,其次则水晶,琥珀、玛瑙,但极罕见。除早期的一些内画在透明玻璃、烟壶内壁不加处理直接绘画外,大部分内画壶器在绘制前都经过了所谓“串膛”处理,即将内壁磨砂,使其内壁产生一层不透明的毛面,易于着墨,壶器两面图案又互不影响,据说制作极佳的壶器“串膛”磨砂后的效果,就如同上好的宣纸,墨色神彩可以挥洒自如,任凭画者尽情发挥了。内画作品的载体造型扁长方形,肩椭圆形较常见、但也有四角方直、垂胆形、椭圆形甚至三角形等。艺术家多据烟壶之形决定绘制不同的题材图案。

 

内画与中国书画艺术

    内画艺术是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与鼻烟壶独特的造型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小小烟壶上再现了中国绘画的各种技法和表现形式,使鼻烟壶成为真正的带有中国独特艺术特色的艺术品,中国绘画由于所使用的笔、墨、纸张、 颜料的特性,形成了中国画的淡笔,重墨、写意、工笔、浅绛、重彩等表现形式,也有青山绿水,细笔花鸟、文人墨戏等不同风格内容。这都是中国画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内画烟壶中,艺术家们也使用了中国画相同的笔墨颜料,更精细,更传神地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也创造出了多种题材,多种形式内容的装饰图案,其中有一部分是仿摹历代诸大家的画风,笔意,使名家巨匠的绘画,再现于小小的鼻烟壶内壁之上,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些特有的结构、形式,在内画鼻烟壶中,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些传统的内画作品已将、诗、书、画、印结合一个整体,要“具精”“互应”就是说要有一致的风格、特色、相得益彰,并且得到了更加突出的表现。

内画的流派与题裁

    内画艺术由于与中国书画艺术一脉相承,原误称之为工艺,实则与书画艺术为接近。由此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不同风格,不同画法及面貌的各种流派,即以光绪时期以来的内画装饰,逐渐发展形成京、冀、鲁三大派别,出现了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丁二仲、毕荣九等内画艺术大师,

    内画艺术的题材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几乎包括了中国画传统的和近代的许多画题,还包括了诗词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等,描绘花鸟鱼虫;吉祥图案;历史传说及人物,表现山水风景田原生活。在内画创作中还有专门缩摹名人迹,仿临金文篆体以及“碑贴书画图”和种书体的诗名题字等。这些题材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较前面所述的壶外表彩绘装饰,更为贴近市俗生活气息。

    内画艺术,自其较为成熟的光绪初期计,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内画艺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逐渐形成了多种风格面貌的艺术形式,但概念与思想始终没有重大的突破,多数一直囿于“临摹“、“仿古”以及“怪异”等缺少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圈子里,以至使内画艺术蒙上一层“工艺”的色彩,在此同时,内画界也不乏有人做了许多尝试性突破,但可惜没有发展延续成型为一种思想。

    并且在近些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谋求经济效益,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商品性的内画作品,包括鼻烟壶和水晶球,这些作品由于的制作目标较简单,频率颇高,作品的内涵与艺术性变得平淡,并且在市场覆盖面很大,在一定意义上更加混淆了工艺品与内画艺术作品的概念。这样传统的内画艺术就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艺术当随时代发展”,面对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背影,内画艺术在新一代内画艺术家的勇敢探索中,不断发展,形成“新内画艺术”。其中,“冀派一怪”之称的刘子艺老先生之子新内画艺术家刘艺子,在新内画的发展上迈出了相当重要的一步,他倡导发起了“新内画艺术”,提出了“重返家园”的艺术宗旨,强调内画作品的艺术性、创性性与思想性,大胆的将中西方绘画技法与思想融合于内画艺术,以他为首“艺子内画工作室”所创作的“无题系列”、“太行风情”系列等作品,在一定意义上完成可以认为是为新内画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新内画艺术,在题材上较传统内画增添了一种清新的内容。其在描绘民俗画卷方面的内容,数量即多,形象见新,又贴近于现实生活,朴素而自然。作品题材新颖,构图简炼,且意境深远,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一般百姓的形象。内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兴起新内画艺术,使中国的内画艺术长盛而不衰,应当是新一代内画艺术家共同的责任与目标。

img17.GIF (18746 bytes)

Welcome to English version